港式校園青春片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全國公映
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,楊千嬅、林海峰主演的首部港式校園青春片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今日全國公映。在此前舉行的多地試映活動中,包括影評人、媒體記者及熱情影迷在內的上千位觀眾觀影后都給出了超高評價,稱本片為「港版《我的少女時代》」,片中清純感人的港式校園元素,以及催淚的青春情懷和溫情感人的故事講述都令觀眾讚不絕口。
看點一:前所未見的港式校園青春
在以往的香港電影中,我們很少看到這種充滿了青春氣息的作品,就算有也是講述邊緣青年故事的占多數,比如《古惑仔》、《香港製造》等。但人生總是有正有負,電影中有很多關於人性陰暗的一面,也同時應該有美好的一面。
本片是純正的港式校園青春類型電影,三位學生時代的小演員外表靚麗,表演清純真實不做作,不論從新穎的題材還是市場口碑來看,都具備黑馬潛質。
看點二:高品質與好口碑
本片於去年11月初在香港本土上映,第一批觀眾在各大電影網站上都給出了高質量的評分和評價,好評如潮。而大陸地區此前舉行的超前試映活動中,影迷們也被它深深打動,閱片無數的媒體人和影評人更對本片大加讚賞。
影評人影畫志稱:「這就應該是香港愛情片該有的樣子啊!當年我們看《地下鐵》,看《薰衣草》,看《小親親》,看那些記住記不住名字的香港愛情片,不都是這樣享受的過程嗎?」《看電影·午夜場》主編君偉也被喚起了對年少時光的懷念:「如果是20多歲,你會看到過去,也會看到未來。看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時想到,曾經透過車窗看著頭頂飛過的飛機,幻想它是大頭大鯊魚在天空飛過,那是在第一次去迷笛的路上。」
看點三:年度最賣座香港本土電影
本片在香港地區公映後取得了超千萬的高票房,成為2015年度最賣座香港本土電影。其中,2015年第47周(11月16日—11月22日)單周票房超《我的少女時代》,僅次於《飢餓遊戲3:嘲笑鳥(下)》和《007:幽靈黨》。
究其原因,除了影片本身高質量的完成度之外,主演楊千嬅的加盟也令本片增添不少商業元素,而更重要的是,正如導演本人所說「並不是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刀光劍影或者去做援交過來的」,每個觀眾都能從本片中找到自己18歲時的樣子。
看點四:金馬金像雙重光環
作為一部低成本校園青春片,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的幕後可謂成績傲人。除導演黃修平曾憑作品《狂舞派》獲香港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外,主演楊千嬅也有金像獎影后光環護體,近年電影作品中的演技也被觀眾普遍認可。
扮演楊千嬅少女時期的小演員蘇麗珊更憑在本片中的優異表現,先後獲金馬、金像雙重提名,令人刮目相看。而影片本身也獲得了最佳編劇、最佳新演員、最佳電影歌曲等4項提名。青春,是每時每刻都感覺自己擁有全世界;而夢想,是就算停止呼吸也會想去完成的事情。電影中有一句台詞:「香港不是一個讓人擁有夢想的地方」,但只要創意不死,心中的那團火不滅,我們總是能乘著夢想起飛。
,